1. 首页
  2. 新闻

一个世界计算机的十年之痒

撰文:ChandlerZ,Foresight News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曾数次重新定义计算机的形态。

从上世纪中叶为火箭导航而生的庞大计算机,到 IBM 将大型机推向企业,再到微软与苹果让个人电脑进入千家万户,随后智能手机让计算机塞进了每个人的口袋。

每一次算力的跃迁,都重塑了人和世界的连接方式。

2013 年,19 岁的 Vitalik Buterin 在玩《魔兽世界》时,因为暴雪随意削弱了术士的技能,第一次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在数字世界里,谁来保证规则不被随意改写?

如果有一台不属于任何公司、不受单一权力控制、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 「世界计算机」,它能否成为下一次计算形态的起点?

2015 年 7 月 30 日,柏林一间小办公室,数十名年轻开发者盯着区块计数器,当数字跳到 1028201 的那一刻,以太坊主网自动启动。

Vitalik 回忆:「我们都坐在那里等待,然后它终于到了这个数字,大约半分钟后开始生成区块。」

那一刻,世界计算机的火种被点燃。

起点与火种

以太坊在当时只有不到一百名开发者。它第一次将智能合约嵌入区块链,提供了图灵完备的舞台,让区块链不再只是记账工具,而是一台可以运行程序的世界级公共计算机。

很快,这台新生的世界计算机经历了严峻考验。

2016 年 6 月,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The DAO」发生重大安全事件,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卷走约 5000 万~ 6000 万美元的以太币。社区围绕是否「回滚历史」展开激烈讨论,最终选择硬分叉,救回资产,也由此分裂出另一条链 —— 以太坊经典(Ethereum Classic)。

这一事件让世界计算机的治理问题被首次摆上台面:要坚持不可篡改,还是要修正错误以保护用户?

2017 年至 2018 年的 ICO 浪潮将以太坊推上高潮,无数项目通过以太坊发行代币,募资总额数十亿美元,推动 ETH 价格一度飙升。但随之而来的泡沫破裂使以太坊进入低谷,ETH 价格在 2018 年底较高点跌去逾九成,网络拥堵和高额手续费饱受诟病。那一时期,CryptoKitties 的火爆甚至让主网拥堵到几乎停摆,这台世界计算机第一次暴露出算力不足的局限。

为应对性能瓶颈,以太坊社区早在 2015 年起即研究链上分片方案,试图通过拆分节点验证负荷来提高吞吐量。但分片技术实现复杂,进展缓慢。与此同时,开发者也探索链下扩容路径,从早期的状态通道、Plasma 到 2019 年兴起的 Rollup 方案。Rollup 通过将大量交易打包提交主链验证,显著提升处理能力,但需要主网提供充足的数据可用性支持。幸运的是,到 2019 年前后,以太坊在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大规模数据验证的问题。

- 火星区块链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
上一篇:具身智能机器人变「矿机」?PrismaX 如何构建机器人协调层?
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