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

泡沫周期下的 Crypto 估值与融资:一场关于 timing 的人生游戏

作者:Howe

本文是在南姐的《Web3 VC 的融资和估值是怎么来的?》雄文基础上,进行一些补充和扩展。

因此在看本文之前,推荐先看完上文。我会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讲讲我的看法。

一、融资和估值流程

这里我们需要先将 VC 的类别进行细分,分别是有领投能力的 VC,有领投能力但没有领投的 VC 以及没有领投能力的 VC。

那么在一个项目的融资和估值流程中,话语权占比为 有领投能力的 VC >> 有领投能力但没有领投的 VC ≈ 没有领投能力的 VC。

同时,融资轮次越靠前的领投 VC,话语权越大。根据我观察的项目融资现象来看,领投 VC 一般只出现在前两轮融资中,再往后基本上不是战略融资,就是没有领投的普通轮次。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呢?

一个早期项目在融资方面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 —— 去哪能找到钱?大部分项目方能 pitch 到投资人的渠道其实是非常窄的,要么找熟人介绍,要么找 FA 对接 VC,要么找天使投资人帮忙。

而有领投能力的 VC 在早期轮次介入,一般除了给投资外,还会充当类似顾问的角色。对内协助调整叙事,修改 deck,设计 tokenomics,融资条款制定等;对外联系对接各个 VC,介绍项目合作,Marketing 活动背书等。

可以说最早一轮的领投 VC 水平和地位基本决定了该项目的天花板上限,而有领投能力但没有领投的 VC 和没有领投能力的 VC 的参与方式基本上就是只给钱,但前者偶尔也会给到一些额外的资源支持。所以一般这一阶段的项目方都需要谨慎选择自己的领投同伴。

在分类完 VC 之后,我们还需要将项目分为已存在赛道项目和全新赛道项目。

已存在赛道项目的估值就比较好定了,大致是根据项目所处赛道总市值占整个市场的比例进行天花板的定调,再按一定比例 Benchmark 当前赛道上的龙一龙二项目市值。如果该项目有一些额外的议价权还可以着重增加比例。

全新赛道项目的估值基本上就比较捉瞎,一般这种项目大多时候都是最头部的领投 VC 会最先参与,然后由他们通过一系列“标准/数据/流程”对这个赛道进行初步定价,然后再大致敲定具体项目的估值。

一般早期占坑的项目或多或少会有估值上的溢价,毕竟如果赛道不被证伪的话,在合理预期范围内定价再高一点也能起到扩大市场规模(泡沫)的作用。

但坦白讲,我觉得做再多的分析,也很难在早期就给出一个合理的赛道估值区间,基本上都是要走一步看一步,逐渐修正的。

同时这里的赛道估值分析,为什么只能是最头部的领投 VC 来做,其他 VC 能不能做呢?

答案是能,但没啥用。因为这种分析需要你有足够数量和准确度的市场信息才能做,而最头部的领投 VC 在这一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可以类比为生态链上的顶级捕食者)。

- 火星区块链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
上一篇:从区块链到太空:火币 HTX 引领 GM Vietnam 2025,孙宇晨开启 Web3 新征程
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