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

跨越鸿沟,「加密相关」企业将替代「加密原生」项目走向主流

撰文:Richard Chen

编译:Tim,PANews

现在是 2025 年,加密货币正走向主流。《GENIUS 法案》正式签署成为法律,我们终于拥有了明确的稳定币监管框架。传统金融机构纷纷接纳加密货币。加密货币胜利了!

当加密货币跨越鸿沟时,这种趋势对早期风投意味着:我们看到加密相关项目正逐渐超越加密原生项目。所谓「加密原生项目」,指加密专家为加密领域内部构建的项目;而「加密相关项目」则指其他主流产业对加密技术的应用。这是我从业以来首次见证这种转型,这篇文章希望深入探讨构建加密原生项目与加密相关项目的核心差异点。

为加密原生构建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加密货币产品几乎都是为加密原生用户打造的:Hyperliquid、Uniswap、Ethena、Aave 等。就像任何小众文化运动一样,加密货币这项技术是如此超越时代,以至于加密圈外的普通用户难以「理解其精髓」,更不可能成为狂热的日活用户。唯有那些在行业前线摸爬滚打的加密原生玩家,才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力,愿意花精力测试每个新产品,在黑客攻击、项目方跑路等种种风险中存活下来。

传统硅谷风投曾拒绝投资加密原生项目,因为他们认为其总体有效市场过小。这一点无可厚非,当时加密领域确实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链上应用屈指可数,DeFi 这个术语直到 2018 年 10 月才在旧金山某个群聊里诞生。但你必须押注信仰,祈祷有宏观红利降临,让加密原生的市场体量实现飞跃。果然,随着 2020 年 DeFi 之夏的流动性挖矿热潮与 2021 年零利率政策时期的双重加持,加密原生市场实现指数级扩张。一瞬间,所有硅谷风投争相入局加密领域,纷纷向我请教,试图弥补他们错失的四年认知空白。

截至当前,加密原生用户的总可服务市场规模与传统非加密市场相比仍然有限。我预估加密领域的 Twitter 用户体量最多仅数万人。因此,若想达成九位数(亿美元级)的年经常性收入(ARR),单用户平均收入(ARPU)必须维持极高水准。这引出了以下关键结论:

加密原生项目完全是为行家们构建的。

每款成功的加密原生产品都遵循极端幂律分布的用户使用模式。上个月,OpenSea 平台上前 737 名用户(仅占比 0.2%)贡献了总成交量的半壁江山;而 Polymarket 平台上前 196 名用户(仅占比 0.06%)同样完成了平台 50% 的成交量!

作为加密项目的创始人,真正令你夜不能寐的应该是如何留住顶级核心用户,而非一味追求用户数量的增长,这与硅谷奉行的「日活跃用户数至上」的传统理念截然相悖。

- 火星区块链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
上一篇:分析师:比特币 40% 供应量由美国掌控
下一篇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