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韭菜?
撰文:黄世亮
韭菜是币圈非常欢乐的一个词,好像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自称韭菜。抛开玩笑成分,我们真应该避免做个韭菜,不然的话,真被割了。
人贵自知,到底要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韭菜呢?这可能是一个好问题。我觉得有一个指标可以回答,就是自己的交易成本。
你使用的交易工具、交易产品和交易策略的交易成本越高,就越可能是韭菜。
我们做投资,名义收益往往来自行情的百分之几,而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手续费,滑点,资金费率,gas 费等等明明是确定是支出,却经常被我们忽视。这种确定性的成本,其实经常性地会大于潜在的名义收益。因为成本是一定要掏的,但收益是充满不确定的。
但凡不把这些确认性支出考虑在内的交易行为,都是韭菜行为。
巴菲特曾经在某次股东大会里说过一个假设案例,有一个巨富家族,或什么都不做,家业就会自然增长,但一旦他们请一个分析师、经纪人或者基金经理来打理他们的家产,这些家伙就会把你的家产分散投资,不停地交易这交易那,家族资产就变成了手续费慢慢地流走了。结果就是富了别人,自己亏钱。
老巴可能说的就是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就是请了一个理财团队,把他的微软股票给整丢了大多数。
学术界也有很多类似的研究,比如分析上交所几万个散户账户为什么在牛市中亏钱,其实就是本金都变成手续费和印花税给了上交所和国家。
为了不做一个韭菜,任何操作交易之前都要问一句:这笔操作的总成本是多少?再问一句,有没有更低成本的操作策略?
币圈有各种花样的交易产品和交易策略。
我觉得交易成本排行第一的就是出入金,你懂的,这玩意成本巨高无比,不但交易手续费高,更要命的是这玩意风险很高,会被冻卡,还可能会被抓起来。
Tether 在 2024 年公布的利润高达 130 亿美元,我猜有一半以上是韭菜们贡献的出入金佣金(另一半是韭菜们贡献的美元抵押品赚的国债之类的利息)。所以啊,不要瞎折腾出入金。
常见的交易产品,有现货、永续合约、期权。交易方式有链上 dex,有 cex。各种显性的手续费都好理解,现货一般是千 1 到千 2,合约是万几,但这些都只是撮合手续费。
交易成本里,另一大块是隐性的。像永续合约的资金费率,就要看运气,期权的时间成本几乎是恐怖级别的。
大币种永续合约的资金费率普遍都在年化 10%,山寨币那得超过 30%,但这玩意有时还能赚钱,它是不确定的,可以确定的是,长期持有合约的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特别是山寨币。
如果你不是专业的资金费率套利者,而是试图以炒合约来代替炒现货,那妥妥的韭菜。
- 火星区块链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